中国的电影、电视由于政治原因,分为大陆、台湾、香港三部分,各部分都有不同的特色。
图片
1.大陆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经过三年解放战争,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。中国大陆的电影是以现实主义占主流地位的电影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爱国的进步的革命的电影艺术家,拍摄了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的影片,代表作品有金山的《松花江上》(1947)、史东山的《八千里路云和月》(1947)、沈浮的《万家灯火》(1948)、蔡楚生和郑君里的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(1947)等。这些影片从现实出发,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斗争、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腐朽,暗示光明的未来。其中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以抗日战争时期一户人家的悲欢离合,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一部分人挥霍无度,一部分人挣扎在死亡线上,从强烈的对比中,激发观众痛恨当时社会的黑暗的情绪,促进人们去寻求别样的新生活,这部影片被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成熟的标志。此外,喜剧片《假凤虚凰》(1947)也有特色,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国外观众喜爱的一部影片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为电影的发展铺平了道路,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、与前苏联关系的紧张、自然灾难、特别是"左"的路线的干扰,中国电影也历尽坎坷,直到80年代才真正插上腾飞的翅膀,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局面。
50年代初期,成荫根据歌剧《钢筋铁骨》改编导演的《钢铁战士》(1950);王滨、水华根据同名歌剧改编、导演的《白毛女》(1950)在1951年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"和平奖"和"特别荣誉奖",为新中国的电影赢得了荣誉。
但经过批判电影《武训传》,特别是1957年"反右派"的沉重打击,电影一度萎缩,经过政策调整,电影艺术重又获得生机,到60年代初期,中国电影出现了喜人的高潮,代表性的作品有《林则徐》(1959)、《青春之歌》(1959)、《风暴》(1959)、《林家铺子》(1959)、《老兵新传》(1959)、《五朵金花》(1959)、《红旗谱》(1960)等。这时期的电影题材广阔,样式较多,除故事片外,还有传记片、动画片、戏曲片、歌剧片等等。
60年代中期的一场文化革命,整整十年间,电影除少数两三部故事片外,简直是一片荒漠。1976年后,中国电影迅速得到恢复,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。这个时期里,不仅传统的电影获得长足的进步,而且许多中青年电影导演,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,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手法,积极探索电影的新途径,也有很大收获。中国电影出现了多风格、多样式的新的局面,兼职美工有揭露左的路线造成的灾难,并对以往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刻反思,展示历史教训的影片,如《苦恼人的笑》、《生活的颤音》、《天云山传奇》等;有追溯历史,表现重大革命斗争题材的影片,如《西安事变》、《大决战》、《开国大典》等;有反映现实生活,表现社会问题的影片,如《人到中年》、《代理市长》;有人物传记性的影片,如《孙中山》、《廖仲恺》;有反映改革后的变化的影片,如《喜盈门》、《月亮湾的笑声》;有反映青年、妇女题材的影片,如《小字辈》、《甜蜜的事业》、《独身女人》;有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,如《阿Q正传》、《骆驼祥子》、《子夜》等。
图片
新时期的电影基本主流是现实主义,但是在风格、样式上都趋多样化。除了传统的样式,从《小花》开始,就掀起了探索现代主义电影手法的尝试,如《见习律师》,尝试长境头电影理论,还有一些电影尝试写人的潜意识,运用意识流,以展示人的内心活动。喜剧片有了大的突破,如《咱们的牛百岁》。武术片曾兴起过热潮,如《武林志》、《少林寺》等。中国的"西部片",如《黄土地》、《老井》、《红高粱》等,也曾引起过较大的轰动。
一批颇有中国风格的美术片,在国际上频频得奖。
2.港台电影香港在现当代成为东方有名的金融、商业中心之一。香港电影发展较早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上海的大批电影工作者涌入香港,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发展,生产过不少有社会内容的影片。50年代流行戏曲艺术片、武侠片及家庭伦理道德题材的影片。如以广东民间传统英雄黄飞鸿为题材的影片,仅50年代就拍了62部武侠片。70年代后,功夫片的数量急剧上升,几乎风靡世界。80年代以来,除功夫片外,轻松的喜剧片也大有市场。此外,警匪片、言情片也不少。香港电影的产量大,平均年产量在200部以上。
图片
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,由于特殊的原因,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,电影的成就极少。60年代才进入繁荣期。主要作品有胡金铨的《侠女》,获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。70年代,台湾电影进一步发展,较好的作品有《八百壮士》、《笕桥英烈传》、《英烈千秋》、《汪洋中的一条船》、《又见阿郎》、《家在台北》、《小城故事》等。80年代最有意义的影片是反映思乡寻根的影片,如《原乡人》、《香火》等以及表现现实生活的"新电影",如《小华的故事》、《海滩的一天》、《我这样过了一生》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